先锋向阳社区先锋向阳社区
扫描关注网站建设微信公众账号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

干部“挂名式”帮扶,召回!(干部状态新观察·脱贫攻坚担当责任)

先锋向阳社区2016-10-13学习园地
 

 

 

  核心阅读

  针对“走读式”“挂名式”帮扶,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等情况,多地实施扶贫(驻村)干部召回制度。对被召回的干部,情节轻微的教育培训、“回炉再造”,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截至目前,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已有数千名干部被召回。对扶贫干部召回制度应当怎么看?出现“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通过干部召回来压实责任,确保驻村扶贫制度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形?本报记者调查相关案例,约请专家解读分析。

      

  人在心不在 干事走过场

  车路村第一书记召回记

  本报记者 王 梅

  雨过天晴,车路村村委会前的篮球场上人声鼎沸。原来,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请来省里的医疗专家在进行义诊和健康宣传教育,给村民送医、送药。

  车路村位于青海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村民还记得,今年初,派到他们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曾被组织部门召回,引起不小的震动。

  村民从热盼到失望

  工作不力,驻村干部被召回,选派单位“一把手”被约谈

  村委会主任杨登奎说,车路村常住户只有68户,其中贫困户33户,2户是五保户。这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人均可种植土地不足一亩,村民外出务工干的也多是体力活,挣不到大钱,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去年10月18日,省上派来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了我们村,我心头一热,指望着他们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村里的会计魏礼唐说。

  据瞿昙镇副镇长李红婷介绍,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到村里不久,就向镇上提出要解决他们的做饭、电视机、厕所等问题,镇上答应先解决做饭问题。

  “我们村委会活动室电视机没信号,做饭需要生炉子,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都不会做饭,加上没有厕所,他们生活上好像很不习惯。”杨登奎如实说。

  李红婷说,她和镇党委书记去年11月中旬到过车路村,发现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都不在村里,便拨打电话询问情况,得知那位第一书记的母亲生病住院,驻村干部的离岗理由则语焉不详,二人均没有请假。

  此后的12月7日,瞿昙镇召开座谈会,安排识别贫困户,开完会后,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直接返回西宁。车路村距离镇子仅13公里,二人却没有回村落实工作。

  “我们几次打电话,明确有事离村要履行请假手续,可是始终没有看到他们的请假条。眼瞅着别的村扶贫工作有声有色,而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只是偶尔去一趟村里,车路村的村民很失望。二人也表态没有办法帮助村里脱贫,只能靠群众自己、靠镇上。那位第一书记还说自己并不适合当第一书记。”李红婷说。

  基于这种情况,今年1月,瞿昙镇向乐都区委组织部请示,提出召回车路村的第一书记及驻村扶贫干部,区委组织部随后向上级请示,走了相关程序,两名干部被召回。

  被召回干部的选派单位负责人说:“我们接到省委组织部的召回通知后,单位内部对两名干部做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取消了他们的评优资格和绩效奖励,要求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提高认识,实现‘回炉再造’。单位‘一把手’也被省委组织部门约谈和批评了。根据要求, 我们认真整改,重新选派了两名干部。”

  被召回干部说难处

  单位不“强”带不来资金、项目,与当地群众期望有差距

  记者联系到被召回的车路村前第一书记,他坦言驻村扶贫确实存在困难,加之老母亲生病住院,工作实在是无心也无力。

  “作为第一书记,我没有正确履行请假报备制度,没有常驻村里开展工作,没有克服生活困难,也没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被召回后,我做了深刻的反省,很懊恼。”那位前第一书记这样说。被同时召回的驻村扶贫干部也说,没有积极作为,对不起满怀期待的村民。

  此外,被召回的前第一书记坦承,驻村扶贫工作压力很大。每个扶贫干部后面是自己的单位,而每个单位的实力强弱有别,比如交通部门或者旅游部门,他们可以给当地修路、给旅游项目,脱贫见效快。“作为医疗单位,我们可以给村民送医下乡、讲讲大病保险政策,或是去医院就诊时找个床位,但没有资金和项目,不太能够帮助当地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与老百姓的预期有距离。”

  “当时镇上领导让填表报项目,具体到能联系什么扶贫项目,能争取到多少扶贫资金……我们没有把握,也没敢填表,导致工作没有进展,村民不满意。”那位驻村扶贫干部说。

  乐都区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应启臣介绍,被召回的这两位干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不重视驻村扶贫工作,以为时间一到就可以返回原单位;二人的能力也不足,不能给贫困户出点子、跑路子。

  “其实这两名干部在单位表现还不错,也愿意去扶贫,我们也去过村里几次,但没有发现问题。是我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沟通不够。”选派单位负责人说,“我们选派的干部被召回,对单位上上下下都是深刻的警醒和教训。我们以为自己是业务单位,帮扶也就是‘应个景’,至于他们去村里到底能做什么、怎么做,都没有多少把握。作为选派单位,我们对扶贫工作重视与落实不够,确实是问题。”

  新来的干部怎么干

  挨家挨户走访共谋脱贫路,从小处着手,在干事中树立信心

  王德仁和许家玮是新派到车路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村委会有三间房,分别用作会议室、储藏室和宿舍,他们两人就挤在简陋的小宿舍里。

  “我们自带米面、煤炭和锅碗瓢盆,自己做饭,村里不远处就有小菜铺,吃饭没有问题。”王德仁说。

  今年3月8日,两人就来到车路村,不到半年,他们在单位的支持下,修建了71个卫生厕所。“我们是做卫生防疫工作的,希望村民改变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王德仁说。

  两人挨家挨户走访,征求村民意见,对接镇上和区上的好政策,帮贫困户出谋划策,和大家商量怎么发展养殖业、大豆种植、乡村旅游等。他们还打算给村委会前的场地铺上水泥地坪,建一个像样的文化活动广场,让村民在闲暇之余有地方散步、健身。“要有所作为,努力和大家一起寻找脱贫方法。”许家玮说。

  乐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任惠泉说:“车路村新去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村民中口碑很好。脱贫致富需要一个过程,要稳扎稳打。我们一再强调考核部门切勿急功近利,要给扶贫干部时间,让他们在干事中树立信心,也让村民在变化中激发干劲。但是,对于‘挂名式’‘走读式’驻村扶贫干部,一定要及时召回、严肃问责。”

               

  从被召回到评上“优秀第一书记”

  刘佰武“回炉”之后

  本报记者 黄 娴

  四十出头的刘佰武是贵州兴义市农业扶贫开发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去年3月,他被选派到兴义市木贾街道枫塘村担任第一书记。

  刚到村里时,村干部不把刘佰武放在眼里,不搭理他。“干部下村,哪个不是屁股没坐热就走了?”有的村干部甚至当着他的面数落。

  农村长大的刘佰武,在乡镇工作十多年,“三农”工作是自己的专长,面对开始时的“不待见”,他说:“能不能干点事,试试才知道。”

  想着给自己“争口气”,刘佰武把工作一项一项理顺:帮村里谋划产业发展,帮农民解决现实所需,一待就是1年多,带领老百姓干了许多实事,当初瞧不起他的村干部再见面时也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从不被待见到大家都认可,我当时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今年3月,根据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刘佰武被调整到相邻的干沟村担任第一书记。有了之前的驻村经验,新岗位遇到的问题在刘佰武看来,都是“小儿科”,说起啥事,他总说“我有经验”。

  干沟村扶贫推进比较顺利,刘佰武自我感觉越来越好,甚至有些“飘飘然”。“人一旦飘起来,就容易出问题。”兴义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正当刘佰武认为一切都顺风顺水时,在今年4月黔西南州全州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有关工作督查中,暗访组指出了问题:干沟村“五人小组”工作开展不到位,签到册笔迹均为一人所写,和帮扶单位组建了联合党支部,但没有相关方案,支部组成情况不清楚,未挂牌。

  刘佰武作为第一书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州委州政府发出通报,对刘佰武进行召回管理,并安排其参加州委举办的集中教育培训班。

  一开始,刘佰武心里有怨言:工作做得好的时候没得到表扬,仅因为一些“小疏忽”就被召回,有些不近人情。

  参加集中教育培训后,刘佰武看法变了:“顶着过去的成绩有些骄傲和浮躁,只注重大方向,忽略了小细节,但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培训结束后,刘佰武回到村里,不但没有气馁,干工作更有劲了。除了把产业发展这些“大事”放在心上,一些不起眼的“小情” 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干沟村村民活动室旁边的道路是孩子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今年以来雨水较多,部分路段出现了边坡垮塌的迹象,存在安全隐患。发现这一情况后,刘佰武主动找到木贾街道党工委反映情况,街道党工委马上拨付了1万元维修资金。刘佰武和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对垮塌的边坡进行了统一加固。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刘佰武被评选为“全州优秀第一书记”。谈起驻村工作,刘佰武感慨良多:“驻村工作无小事,召回既长教训,又打预防针,确实有效果。”

 

文章关键词